有消息說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產汽車公司已敲定撤回與本田汽車公司進行經營統(tǒng)合的諒解備忘錄的相關方針。雙方原計劃通過控股公司方式進行統(tǒng)合,但在統(tǒng)合比例等條件上未能達成一致。
據(jù)悉,本田方面曾提出將日產收購為子公司,但日產內部出現(xiàn)強烈反對意見,最后決定終止協(xié)商。雙方是否會重新進行統(tǒng)合談判,或僅繼續(xù)在電動汽車(EV)等領域的合作,將在今后進行審議。
記者就相關消息與日產汽車公司公關部門一名負責人進行聯(lián)絡確認。該負責人回復稱,相關報道內容不是由日產方面公布的信息,日產預計將在本月中旬就相關問題最終敲定方向并正式公布。
不過晚間,《財聯(lián)社》最新報道指出,日產汽車董事會會議結束,董事會決定放棄與本田汽車合并的談判。
4日,有報道稱,本田汽車就收購日產股份將其納為子公司的方案征詢了日產汽車意向,但日產汽車無法接受本田汽車的收購要約,日產汽車希望在合并中保持平等關系,而本田汽車希望掌握經營主導權,從而改善業(yè)績,本田汽車希望通過合并打造更具強大盈利能力的新集團。
從市場報道消息來看,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雙方合作存在諸多變數(shù)的原因是雙方在整合比例等條件方面無法達成一致的想法。
從時間線來看,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雙方從官宣合作到被曝合作或終止的尚不足兩個月。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合并事件始于2024年12月23日,當時,雙方就合并事宜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雙方均作為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進行合并,合并后可實現(xiàn)整體年銷售額超30萬億日元(約1.39萬億元人民幣)、年營業(yè)利潤超3萬億日元(約1390億元人民幣)的目標。此外,作為日產汽車子公司,三菱汽車也將考慮加入合并的可能性。按照當時的說法,若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成功合并將對全球汽車行業(yè)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合并之后,本田日產新集團的市場規(guī)模將進入全球第三,僅次于豐田汽車集團和大眾汽車集團。
1月22日,有報道指出,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的合并發(fā)生變數(shù)。本田對日產提出了明確且極具挑戰(zhàn)性的利潤要求,本田要求日產在2026財年實現(xiàn)營業(yè)利潤至少提升三倍,以確保雙方計劃中的合并能夠成功。此后的1月31日,日產汽車發(fā)言人稱,將爭取在2月中旬前宣布與本田業(yè)務整合方向,較原計劃推遲。按照原計劃,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雙方計劃在2025年1月底前確定整合方向,并在6月前敲定最終合作協(xié)議,2026年完成合并。日產汽車發(fā)言人解釋:“兩家公司原計劃在1月底之前決定管理整合的方向,但整合籌備委員會的討論仍在進行中?!?/span>
此前,日產汽車與本田汽車簽署諒解備忘錄,備忘錄明確指出日產汽車盈利改善是合并的前提條件,而本田總裁三部敏宏和日產總裁內田誠均強調,扭轉日產汽車的盈利狀況是合作的關鍵。但當前日產汽車正面臨財務和銷量上的雙重壓力。財報顯示,2024財年日產汽車營業(yè)利潤預期僅為1500億日元,其中,日產在2024年第二財季營收同比下滑5%,營業(yè)利潤更是同比大跌85%,出現(xiàn)93億日元的凈虧損。若想在短短兩年內實現(xiàn)營業(yè)利潤至少三倍的增長,日產汽車勢必面臨巨大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雙方的合并事宜,業(yè)內人士并不看好。此前日產汽車前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對日產本田聯(lián)盟及其背后的原因提出極度悲觀,認為這是絕望之舉。戈恩表示:“日產和本田合并這是孤注一擲的舉動,并非一筆務實的交易,因為兩家公司之間很難找到協(xié)同效應,兩家公司幾乎沒有互補的地方,它們在同樣的市場上運營,產品幾乎相同,品牌也非常相似?!?/span>
5日下午,東京證券交易所在官網宣布,暫停日產汽車股票交易。
來源:汽車行業(yè)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根據(jù)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并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