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才神道在網(wǎng)上直播了小米SU7 MAX電池包(即寧德時代第二代麒麟電池)的拆解,筆者逐幀學習了拆包的視頻,并對主要的創(chuàng)意點或新創(chuàng)性內(nèi)容進行了分享,以下為具體分享。
首先,從具體的拆解視頻我們了解到該電池包為故障車底部托底電池包:
圖來源:才神道
直接掀開上蓋,就是電芯的底部,箱蓋直接采用膠粘方式和電芯粘接在一起:
圖來源:才神道
從底部看,如下翻轉180度,可以明顯看到托底位置如下:
從整個布置來看,是一種目前比較好的CTC或者CTB方案,即電池包上蓋既作為電池包的上蓋密封防護,同時作為整車地板,放置座椅;
正所謂一蓋多用,將本增效;
電池右邊是分2層設置,第一層為電池,第二層凸起一定包絡用于電氣倉電氣件的放置,也是常規(guī)的3D規(guī)格;
上圖展示了電池包“二層”的部分細節(jié),橙色為直流大功率充電接口(高壓),黑色為數(shù)據(jù)傳輸控制接口(低壓)。
電池尾部下殼體左側有交流接口(AC),中間布置了直流接口(DC)。
電池二層高壓組件的液冷劑的進出口布置在尾部右側,旁邊安裝了電池包防爆閥,在第一代基礎上防爆閥外側增加了黑色的防護罩,當發(fā)生熱失控時,可以將高溫高壓可燃氣體向地面噴射。也不算啥新概念,屬于常規(guī)設計方案;
從另一端看,有左到右一次有防爆閥、進水口、出水口、第2防爆閥;
區(qū)別于極氪009麒麟一代的電芯與電子電氣同層排布,小米SU7的麒麟二代將電子電氣放在了“二層”。
從電池包尾部看,左側布置了BMS和Realy Box等高壓電氣區(qū),主要為高壓串并聯(lián)和低壓控制區(qū)域,右側為DC-DC(可能有OBC一起作為二合一),提供充電過程的變壓功能。
將電池180度翻轉,從底部看,首先是PVC涂層的底護板;
前面介紹的該電池包為故障托底電池包,從外觀看PVC有劃傷托底問題;
打開底護板蓋子,從內(nèi)部看:
一個比較冗余的設計是在角落處設計了2組防爆閥,如下所示,
從下往上以此為:底護板(帶PVC)-某復合材料-云母板;
從底部蓋子看,整個云母板是一整塊貼到底護板上,價格應該也不低;
左上角明顯的內(nèi)凸,是托底的直觀表現(xiàn):
電池包底部蓋板表面覆蓋了PVC材料,可以防刮蹭。
本次拆解的是問題電池包,所以可以看到底部蓋板的PVC材料層有被劃破的痕跡,由于麒麟二代電池采用了電芯倒置組裝方式,后續(xù)也會在拆掉底板的垂直位置觀察電芯是否有變形現(xiàn)象。
對應上方的FPC和電芯Busbar也發(fā)現(xiàn)了變形,這種程度的刮蹭還是相對嚴重的。根據(jù)小米宣傳的“電池底部15mm防刮蹭空間”,目前看來還是有一定的失效概率的。
除了底部防護,側碰保護也同樣重要,小米SU7的麒麟二代在下殼體和電芯組之間預留了較大空隙,除了液冷管的布置并無其他結構,這一點和極氪007金磚電池設計思路相同。
液冷系統(tǒng)從拆解來看,和前期第一代的設計基本一致;區(qū)別或許就在于后端高壓BDU處的水口是從外部引入的:
注:文中觀點僅供分享交流來源于網(wǎng)絡,轉載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您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并刪除!
持續(xù)更新:典型電池包案例分析(奧迪etron、捷豹I-pace、大眾MEB、MODEL3、通用BOLT等):
為什么選擇這套課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師,近10年專注新能源動力電池包PACK系統(tǒng)設計、電池包熱管理設計及CFD仿真。
該課程是全網(wǎng)唯一系統(tǒng)層級的PACK設計教程,從零部件開發(fā)到結構設計校核一系列課程,重點關注零部件設計、熱管理零部件開發(fā)、電氣零部件選型等,讓你從一個小白從零開始入門學習新能源電池包設計。
2024回饋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電池包技術)公眾號特惠,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價出售全套《新能源電池包PACK設計入門到進階30講+免費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電池包PACK熱管理仿真入門到進階28講+番外篇》視頻課程,并送持續(xù)答疑!了解更多課程,加微信號詳詢:LEVIN_simu
說明:第5部分為免費分享篇,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公開資料收集和整理,不作為商業(yè)用途。
解決動力電池包MAP等效4C充電、熱失控熱抑制、恒功率AC/PTC滯環(huán)控制電路SOC模型設置教程;是目前市場上唯壹一套從PACK模型的簡化到熱模型建立和后處理評價標準的系統(tǒng)講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tǒng)設計》、《starccm+電池包熱仿真課程》、《儲能系統(tǒng)熱管理設計與仿真課程》,
關注公眾號:新能源電池包技術
或加右方微信號:LEVIN_simu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若對該稿件內(nèi)容有任何疑問或質(zhì)疑,請立即與鐵甲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