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天氣里
我們身穿厚衣服
烤著熱熱的電暖氣
才能抵抗寒冷
鐵路設備也“怕冷”
在最低氣溫零下30℃的新疆
它們穿啥才最“保暖”呢
鐵路人想了很多妙招兒
跟著小編來瞧瞧
即開即熱“暖寶寶”
我身長4.7米,寬度6毫米至8毫米。在冬天,我緊緊依偎在鋼軌道岔身邊,是它的“暖寶寶”。
點擊圖片丨看我“真面目”
我的小檔案
學名:道岔融雪加熱條
作用部位:鋼軌道岔
道岔是列車的“方向盤”,列車變道運行全靠它,如果在降雪天氣中被冰雪覆蓋,就容易導致轉換不到位,危及行車安全。
所以在下雪時,工作人員通過車站遠程控制終端設備,來手動開啟我。給我2分鐘,就能讓軌溫快速升到30℃左右;要是給我5分鐘,軌溫都可以升到80℃左右。多虧我產生的熱量,迅速融化積雪,確保道岔轉換正常。
自動恒溫“電暖氣”
電暖氣是很多家庭的取暖設備,而我是鐵路沿線機構箱和端子箱內的“取暖神器”,幫助零部件們抵御嚴寒。
點擊圖片丨看我“真面目”
我的小檔案
學名:端子箱加熱裝置
作用部位:機構箱&端子箱
我工作5分鐘后,箱內溫度就可自動恒溫至10℃左右,烘干箱內的潮氣、融化凝露結霜。而且,我還可以結合室外溫度,自動調節(jié)箱內溫度,保障設備不會因受潮受寒發(fā)生接地和短路等問題。
同時,工作人員會定期用紅外測溫儀對我進行測溫,如果發(fā)現我“生病”了,會及時幫我處理。
阻擋冷氣“防寒毯”
雖然看起來我只是一張普通的保溫板,但是我的作用可一點兒不普通。
點擊圖片丨看我“真面目”
我的小檔案
學名:防寒保溫板
作用部位:鐵路橋涵、隧道
冬季氣溫下降,不斷變化的冷空氣會導致橋涵上方路基發(fā)生凍害變形,造成橋涵上方鐵路路基高度發(fā)生動態(tài)變化。
為了保持涵洞內溫度穩(wěn)定,工作人員把我放在鐵路橋涵、隧道前,把洞口堵得嚴嚴實實的,有效阻止冷空氣侵入,確保涵洞內溫度均衡,確保鐵路路基安全。
遠程除雪“吹風機”
我的威力很大,可達10級風力,在大雪紛飛時保護THDS設備不受積雪影響,繼續(xù)工作。
點擊圖片丨看我“真面目”
我的小檔案
學名:遠程吹雪機
作用部位:紅外線軸溫探測系統(tǒng)
(簡稱THDS)
紅外線軸溫探測系統(tǒng)(THDS)是實時監(jiān)測車輛軸承溫度的重要設備。別看我的辦公室在室內,但我有長長的管子可以連接到鋼軌兩側的THDS設備內,當監(jiān)測到降雪對THDS設備有影響時,只需把我打開,就可實現遠程除雪。
我的吹掃速度快、除雪效率高,相當于2人同時作業(yè),就算新疆阿勒泰地區(qū)有40厘米的積雪,我也可以上演“積雪消失術”。
抗寒絲滑“防凍霜”
我的作用可不小,有了我,火車才能在冬天“絲滑”接收電流,一路暢行!
點擊圖片丨看我“真面目”
我的小檔案
學名:耐寒性潤滑脂
作用部位:機車受電弓
眾所周知,機車受電弓位于機車車頂前后兩端,當受電弓升起時,其滑板與接觸網接觸,電流從接觸網引入機車,為電力機車提供源源不斷的牽引動力。
為確保寒冷天氣受電弓不被“凍傷”,靈活升降,我就派上用場了。機車入庫后,機務部門小伙伴將我均勻涂抹在受電弓各個連接部位,涂抹厚度要控制在1毫米,過厚或過薄都達不到標準哦!有了我,受電弓在冰天雪地再也不怕得“關節(jié)炎”啦。
“土辦法”+“黑科技”齊上陣
讓設備們抵抗寒冷
為春運期間列車安全保駕護航
為機智的他們點個贊吧
供稿:《人民鐵道》報業(yè)有限公司新疆記者站(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關擁軍 艾筱欣 李梓豪 艾合買江·玉素甫 林文浩 高有鵬 孫祥鵬
編輯:謝琦 李雪琪
審校:李孝佺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